3月18日上午,霍邱一院志愿者柴鑫源医生像往常一样穿上了“红马甲”,准时的来到了门诊部,开始了志愿者服务。小柴医生来到门诊二楼时,发现有位老人佝偻着腰,右手拄着一根木棍,左手四处摸索着。见到这个情况,他主动上前询问,“老爷爷,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老人好像听不见声音,只是反复的说:“前面这个埂过去就到俺家了”。他仔细观察,发现老人既看不见又听不清。为了避免老人发生意外,他把老人搀扶到一楼大厅,并搬出板凳让老人坐下,弯下腰耐心的询问着,“您家住哪呀?你跟谁来的呀?有没有带手机、身份证?”但老人根本听不到他说什么,一直自言自语的念叨着,始终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于是小柴医生立即在霍邱一院志愿者微信群发布了消息,呼吁大家寻找老人家属的相关线索,并拨打了110报警。
消息很快在医院传开,群里的医务人员看到了这则消息后相互转告,查看今天就诊病人的相关信息,试图寻找相关线索。在此期间志愿者和导诊护士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安抚老人情绪。1个多小时后,一名自称老人大儿子的中年男子和警车先后来到现场,警察确定了男子确实是老人儿子的身份后,和志愿者一起把老人交给了他儿子。看着那位老人家步履蹒跚,渐渐远去的背影,在场的医护人员和警察同志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据事后了解,原来老人是邻居带来看眼疾的,邻居临时有事走了,却把老人丢在医院了。眼科主任罗亨明看到群里的照片很像他上午看过的一个病人,经过现场识别,确定身份后随即拨通了就诊卡预留的手机号码,接电话的正是老人的大儿子,此时他正在合肥回霍邱的客车上,准备回去看老父亲,接到罗主任电话后,心情急切,下车后立即赶到医院,然后就出现了上面那一幕。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志愿者主动和及时的帮助,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家人联系上,更有可能会因为眼疾和行动不便而在拥挤的人群中摔倒,也可能会踩空楼梯出现意外等一系列不堪设想的后果,但这一切后果都随着霍邱一院志愿者的及时出现而消除。奉献爱心,助人为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们长期坚持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指导着日常工作和行为,他们正以实际行动在影响着身边所有人,他们不需要别人记住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霍邱一院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