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为六安人民的辛勤付出!”5月8日,六安市裕安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敏亲手将锦旗送到霍邱一院负压救护车驾驶员郑凯旋的手上。“这是我应该做的!”在六安新冠肺炎患者转运一线奋战34天后,郑凯旋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平安凯旋霍邱。
4月4日晚22时,接市卫健委紧急通知,急需负压救护车及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支援六安应急转运工作,霍邱一院接到指令,立即进行安排部署,医务科第一时间发出“召集令”。郑凯旋看到信息后,没有半分犹豫,立刻申请出战,他说:“让我去!我年轻,我还多次承担过相关人员的转运任务,有经验。”得到医院同意后,他简单地与家人告别,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收拾,就直接驱车出发六安。
当晚23时30分,负压救护车一路疾驰到达目的地六安市裕安区,车辆还未熄火,他就接到了第一个任务,到裕安区指定地点接一名阳性患者转运至六安市人民医院东院区。他马不停蹄,立即投入紧张的转运工作中,一名、两名、三名.......十名,上车、下车、消杀......他在空无一人的城市街道上来回奔波,直到第二天清晨近5时,手机不再响起,而他也精疲力尽,在驾驶室睡着了;上午8时,熟悉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又接到了新的转运指令的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郑凯旋深知,转运新冠肺炎患者与平时运送普通患者要求完全不同,一级防护、规范穿脱防护服、车辆内外的终末消杀.....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这句话在脑海里时刻警醒着他。为了尽量避免出车过程中的个人问题和减少穿脱防护服的次数,他尽量少喝水、少吃东西。除了负责运送患者,做好救护车彻底消毒工作,他还要不断地检查、确认车上设备运行和物资储备。
转运中遇到最小的患者只有3岁。小姑娘也很听话,在家人帮助下穿好防护服,没有哭闹,但考虑到救护车密闭狭小的空间,难免会造成孩子紧张,他小心翼翼地领着小姑娘走上救护车时说:“没关系的,你看,我们都变成‘太空人’了!要进航天仓咯!”近2米的距离再加上防护口罩和面罩,安慰的话几乎是喊出来的。一路上他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直到把孩子安全送到医院,看着孩子的背影,他眼睛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3岁的孩子,这是他离开家支援六安的第27天。
遇到行走不便的患者,他既是“驾驶员”又是“担架手”,不但风险高,而且对身体素质也是巨大的考验。然而,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让年轻的他患上了中耳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在闷热的隔离服里,中耳炎带来的针扎般疼痛,十分难受。即便是这样,他也从未让救护的车轮停止过转动,反而在每次转运任务到来时,他都抢着去,“既然来了,我就想多干点事,拼尽全力去做。”已然成为了他的口头禅。身边同事都善意地劝他,别那么拼命,身体别搞垮了,他总是一脸憨笑,随后又全身心的投入到转运工作中。
支援期间,郑凯旋在又闷又湿的防护服内驾驶着负压救护车整日往返于社区、隔离点、医院之间,平均每次出任务都得2个多小时,最长的达5个小时,但他从未喊过一声累。34天来,负压救护车的驾驶室已然成为了他的“家”。“逆行”转运患者百余趟,无一次差错。他以挺拔的身姿掌控着摆渡生命的“方舟”,义无反顾地冲刺在抗“疫”的最前沿,以实际行动彰显出了一院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