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霍邱一院收到了第三份珍贵院史文物——由原解放军七OO野战医院、131医院院长郭玉昌老人提供的《霍邱县驻军医院变迁记》(手稿)。
手稿记载了霍邱县首个驻军医院(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前身)自1966年到1988年期间,历经多次改编、迁移、重组、人员调整、科室变动、床位增减以及历任领导等情况,近1200字简要叙述了22年间医院从原安徽省公安总队医院到解放军361医院,再到解放军178师医院,再到解放军七OO野战医院,最后到解放军131医院的变迁历程,也再现了当时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互助、团结战斗,巩固战略后方的场景。
霍邱县驻军医院变迁记
——霍邱县首个驻军医院
一九六六年,原安徽省公安总队医院,改编为解放军361医院。编制床位300张。
同年九月十日,从合肥移防到霍邱县榆林,为围垦城西湖部队服务。
院长:赵勇
政委:侍政球
榆林公社为医院提供了公社,学校,粮站等单位的公共用房。
医院开设了门诊部,内科,外科,传染科,五官科,手术室,化验科,放射科,药房等科室。
准确计算出血热病人的出入量
由于条件限制,医院仅开展床位100余张。接收部队转送的伤病员。另组建医疗队深入施工现场为一线部队服务。
一九六七年八月,奉南京军区指示,医院移防六安独山。
同时,留100张床位及工作人员移防到当时的县党校开展工作,为城西湖部队服务。
二组建一七八师医院
一九六七年底,六十军从部队和121医院抽调工作人员,在361医院100张床位及人员基础上组建了178师医院。
院长:鲁幻龙
政委:王秀华
院部设政治处,医务处,院务处
院址:在当时霍邱县政府党校。
医院用党校公共用房和部队自建的草房为医疗用房。
医院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医院开展了门诊部,内科,外科,传染科,妇产科,五官科,检验科,手术室,放射科,药房等科室。展开床位200张,为城西湖部队服务。
医院工作人员,分别居住在部队自建草房,城关镇有关单位和五一公社。
三组建七OO野战医院
快速精准阅读X光片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178师奉南京军区指示移防,其医院驻原址不动。73师接替178师驻防城西湖。
一九七O年,七月,73师以178师医院传染科为基础组建了师医院。
73师将178师医院院部机关和内科,外科等科室移交南京军区后勤部第十五分部,组成了700野战医院院部机关和一所,100张床位。
所长:关辅星
安徽省军区抽调116,105,104医院工作人员,组成700野战医院二所,100张床位。
所长:吴忠堂
浙江省军区抽调113医院及部队工作人员,组成700野战医院三所,100张床位。
所长:王德夫
七O年九月底,二,三所分别到原一七八师医院驻地集中。
一九七O年十月,由南京军区后勤部第十五分部完成组建并召开了成立七OO野战医院大会。
医院编制300张床位,三个医疗所,全院工作人员近300人。
院址:在当时的县党校和三中所在地。
医疗用房除借用党校,三中公共用房外,均为部队自建草房。
院长:张绍才,宋德召
政委:王顺秀,汤益民,仉克勤
一九八三年十月,奉南京军区指示,七OO野战医院改编为一三一驻军医院。
理疗科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编制床位由300张,缩编为100张。
院长:郭玉昌
政委:刘传喜
一九八八年,奉南京军区指示,一三一医院无偿移交霍邱县人民政府。
霍邱县人民政府接收后,组建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
我们感谢霍邱县人民政府和人民对700医院,131医院的全面,全力的支持和帮助。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寄托着我们全体人员的无限感情和希望。
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
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八八年,我在霍邱县生活了22年。历任:361医院,178师医院,700医院医务处助理员,700医院一所付所长,医务处主任,131医院院长。经历了霍邱县驻军医院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