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牙齿长出来的时间作为儿童发育成长的标志。婴儿出牙为生理现象,大多数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萌牙的。但个别宝宝有“萌牙的征兆”,一般会提前1-2个月出现。
萌牙的征兆和对策
1.口水流得特别多。萌牙会刺激唾液(口水)的分泌,唾液(口水)多少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口水比较多,口周的皮肤不断受到口水的浸泡,可能会长出皮疹甚至粗糙皲裂。
对策:及时清洁口周皮肤,用蘸温水的软毛巾擦去口水,可涂少量婴儿润。
2.啃咬放入口中的任何东西。从咬自己的小手,到咬妈妈的乳头,甚至咬陌生人的手指。“咬”并非是因为敌意,而是因为用力咬才能释放牙龈内部的压力,让他感到舒服一些。
对策:用干净的手指(或戴上手指套)轻轻给宝宝按摩牙龈。
3.牙龈红肿、疼痛。你可以看到宝宝牙龈青紫或红肿,偶尔有出血点。牙龈肿痛会波及到耳朵和脸颊周围部位,尤其是在长磨牙时,宝宝可能会有揪耳朵、揉脸颊的小动作。
对策:给宝宝一些有一定硬度的凉爽的东西按摩牙龈。乳牙萌出以前,可以给冰冻的胡萝卜条、黄瓜条,乳牙萌出以后就不能用了,以免宝宝被咬下的胡萝卜/黄瓜噎着。
4.情绪起伏,烦躁易怒。乳牙慢慢顶出牙龈时,疼痛可能会加剧,宝宝还太小,难以用语言表达痛苦,往往会变得烦躁易怒,家长会感觉宝宝不如之前那么乖了。
对策:除了给孩子按摩牙龈外,还要用语言和拥抱给予宝宝情绪上的安抚,你的包容和安抚能减轻他的痛苦。
5.食欲不振,胃口变差。萌牙时,吮吸和咀嚼往往会加重牙龈的疼痛,尽管宝宝很想好好地吃上一顿,但是牙龈疼痛会让他拒绝食物,这是最令父母们感到沮丧的事情了。
对策:因为牙龈肿痛,宝宝会不愿意吃热的或者温(常温)的食物,请给宝宝一些凉爽的食物。另外,按时添加辅食,但是为了缓解牙龈肿痛,仍适当给宝宝一些凉爽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吃奶瓶的宝宝可以适当把奶嘴孔调大,以容易喝到又不呛奶为适宜,实在不愿意吮吸,可以改为用杯子或勺子喝。
6.睡眠可能受到影响。萌牙不仅影响白天的活动,同样也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萌牙影响睡眠的情况最容易发生在萌出第一颗牙和磨牙时,疼痛会让宝宝突然在夜间醒来,夜奶完全不能安慰他。
对策:这样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很久,请保持耐心,采用上述方法,尽可能地安抚宝宝。
7.萌牙期间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虽然这些症状并不是萌牙直接引起的,但还是要将其当作病症来对待。
对策:让宝宝多喝水。对症处理,必要时请就医。
乳牙萌出后,一定要注意乳牙的清洁,餐后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并用柔软刷毛的牙刷给宝宝刷牙。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就要开始按时看牙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