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抗击疫情】零误诊、零漏诊、零感染!

——记战“疫”,幕后那些“狠角色”专家组

发布时间:2020-02-19 16:02作者:李亮 王兴远 保护视力色:       

2月16日,霍邱新增确诊2例!累计10例!……好消息!2月16日,霍邱首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生与死的较量……

1月16日至2月16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整整一个月,对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专家组来说,做到零误诊、零漏诊、零感染!一分一秒都显得那么宝贵,“战疫”过程中,他们是“狠角色”,霍邱每新增1例疑似病例、确诊1例、治愈1例,都是他们冒着巨大危险,承担巨大压力,不惜一切,付出艰辛的结晶。由于工作特殊性,他们身影很难出现在媒体人的笔下和镜头里。

霍邱是人口大县,务工大县,全县160多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0多万。霍邱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尤其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疫情之时,正值全县外出人员返乡过春节假期,霍邱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时摸排在霍邱境内武汉人员及武汉返乡群众3082人,并把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县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唯一定点收治医院。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专家救治组及时成立。专家救治组主要由县一院纪委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主任医师郑新权,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医师周进,医务科长、副主任医师杜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殷康彬4人领衔组成。在医疗救治体系,专家组是战“疫”核心中的核心,每个成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还是党委政府参谋助手,担子最重,工作最危险、最辛苦!一个月来,无论是鞭炮齐鸣大年除夕,还是人们进入梦乡的深夜,哪里出现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会诊,毫无畏惧!

微信图片_20200219163331.jpg

1月16日,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成立以后,立即把零误诊、零漏诊和医务人员零感染放在首位。零误诊、零漏诊、零感染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最低要求!

战“疫”第一个月,“零误诊、零漏诊、零感染”目标达到了!开局良好!之所以得到这个结果,是因为专家组做了顶层设计——制定执行的疫情防控标准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更加严格、更加细致、更加精准!他们在充分研究国家一系列新冠肺炎防控制度基础上,制订出台了《霍邱一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霍邱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发热患者来院就诊处置工作方案》、《霍邱一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安排》等新冠病毒防控规范性制度30多个,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专家会诊各个环节,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为“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于专家组来说,面临问题很多,但首要解决的还是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问题,讲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非常难……专家组承担风险、面临压力更大,付出的更多……

霍邱县第一位二代确诊病例原来是入住一院老年病科的一名从浙江温州回来的病人,没有密切接触史和流行病学史,还有一位从河北回来的病人李某也没有接触史,按照惯常思维,这2例病人都不应纳入疑似对象。但是,专家组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力排异议,按照最高标准、最严的要求,为这两位病人进一步争取核酸检测,结果都得到确诊并及时送到指定医院治疗!而专家组鉴定排除的另两位疑似病人,在县外医疗机构仍然作为疑似病例上报时,分别在六安市某医院、合肥市某医院经过进一步核查中都得到验证并排除。

早诊易出现假阴性,造成漏诊,晚诊会让病人失去最佳治疗时机,造成器官损伤。这需要专家组对诊断时机准确把控。专家组深知:漏诊一人就意味漏了一大群人,误诊一例,也就意味误了一大群人……每误诊、漏诊一例,都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他们以巨大的责任心、强烈的责任感,在艰难付出中力求事情真相,确保零误诊、零漏诊。

如果说,零误诊、零漏诊是专家组追求一个目标,那么做好医务人员自身防护,做到零感染则是同样重要的课题。疫情期间,仅一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日诊人员100人左右,高峰期日诊180人以上,还有隔离区医护人员和16家分院发热门诊相关医护人员等。做好这些医护人员防护的重任又落到专家组身上,凡是进入发热门诊和病区医护人员全部由专家组进行培训,只有培训合格,确保防护措施到位后,才能进入工作区。此外,专家组分别对进驻一院隔离病区四批近百名医护人员,从心理、生理、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关心辅导,通过慰问家属等方式,解除他们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微信图片_20200219163336.jpg

专家组成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们是接触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最多的人,也是第一人,冒着本身被感染的极大风险,24小时奋战在疫控的最前沿,每天会诊都有1至3例左右,深夜会诊更是家常便饭。自全县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县疫情防控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定点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第一副组长、一院副院长周进,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24小时值守在医院。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正是鞭炮齐鸣,万家团圆欢度佳节之时,专家组接到县二院疑似病例会诊急救电话,周进立即带队与医务科科长杜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殷康彬赶到现场,投入对病人紧张的会诊工作之中……像这样,不分昼夜,不分时间 ,为病人会诊的事,十分常见。1月16日以来,县一院就接诊发热病人1700余名,救护车转诊、接诊患者40名,收治隔离病人50名,院外会诊11次、院内会诊54次,均做到无漏诊、无误诊。他还负责先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技术控制指南》等10多次培训,帮助一院全体员工及16家分院业务骨干,提高防护水平,提升业务能力,并通过网络、广播、印发明白纸对广大群众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对社会上一些不实传言,给予正面回应,避免社会恐慌;县一院纪委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郑新权既是县疫情防控专家指导组组长、又是定点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作为专家组主要负责人,他承担风险与压力最大,除了对每位会诊对象作最后的科学评判外,还要调度指挥全院工作正常运转,协调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跑遍了一院16家分院,逐个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还登门慰问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家属,让他们支援亲人安心工作。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家人的睡梦,经常被他奔往“疫”线的声音惊醒。与其他成员一样,虽然连续奋战,身体疲惫,但只要有空打个几分钟盹之后,立即会精神抖擞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微信图片_2020021917072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00218153014.jpg

一个月30天,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很短暂。而对一院专家组成员来说,是分秒必争的关键时期。

在短短的30天里,在专家组的指导和部署下,医院共开展10次专题培训890人次参加,先后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会议20余次,出台规范化管理制度30余个,对县直医疗机构发热患者会诊5例,对乡镇发热患者会诊3例,对院内发热患者进行会诊52例,对6名儿童指导留观病区医务人员进行诊疗工作,慰问一线医护人员亲属22户。每天会诊后,专家组都进行疫情研判,撰写上报疫情防控建议报告,为县委县政府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简单而枯燥的数据背后,凝聚了他们多少心血!

微信图片_20200219171930.jpg

微信图片_20200219172448_副本.jpg

其实,专家都是感情丰富的普通人,有妻儿老小,也是血肉之躯,他们经常超负荷工作,也会遭遇身心疲惫,遭受误解和委屈,面对来势凶凶的疫情,他们能把自己得失深藏心底,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灿烂的笑容面对死神,用伟大的奉献,与时间赛跑,为患者换来宝贵的生命!他们艰辛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家本,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刘胜,县委副书记、县长段贤柱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疫情还在持续,我们丝毫不敢懈怠,现在疫情进入最紧张、最关健、最复杂时期,我们将在县委政府坚强领导和卫健部门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医疗业务大旗,在岗、担当、守责,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郑新权用平稳而坚定地语气说。

作为专家组负责人,他同时也希望全县切实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加强防范,把疫情防控工作前移,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制度,落实防控措施,切断传播感染途径,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更快更好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最少的代价,更小的付出,保护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审稿:郑新权   编辑:李亮  供稿:王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