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空气的控制下,真正的冬天在萧萧的落叶中来到了。进入寒冬后,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市民明显增多。有关专家提醒,要安然过冬就要知己知彼,了解冬季消化系统疾病的小知识,同时贵在坚持,才会信心百倍地与疾病同台PK。
天冷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增加
消化道疾病患者大大增加,这和最近天气变冷,人体自我调节能力变差有着很大关系,冷空气的刺激加剧了溃疡面的损伤。专家说,消化道疾病很多,但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然而有一些典型症状,可以自己预知。比如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提防是慢性胃炎;常在饭后两个小时开始胃痛,或半夜痛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返酸现象,疼痛在上腹偏右,常有节律性,要想到十二指肠溃疡;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上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可能是胃痉挛;肚子板硬不能碰者可能是溃疡病急性穿孔。
吃火锅注意食物搭配
专家指出,冬天进补是很多人的饮食习惯,天气转凉后,人们的食欲旺盛。而火锅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火锅是高热量食物,口腔和消化道经常遭受或麻或辣的火锅的刺激,口腔黏膜或消化道就会遭到破坏,最常见的就是咽喉肿胀、口腔溃疡或出血、口腔疱疹,严重的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临近年关,亲朋好友团聚的次数比较多,但恰恰这个时候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有胃肠疾病的人吃火锅要适量。麻辣火锅对胃肠损害很大,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最好吃清淡的海鲜火锅或菌汤火锅。
此外,刚从火锅中取出鲜烫的食物,不宜马上吃,以免烫伤食道黏膜,造成溃疡或口腔膜起泡。如果常吃烫食,还会破坏舌面的味觉,降低味觉机能,影响食欲,过烫的食物还会引起牙齿和上消化道病变。吃火锅时多放些蔬菜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还有清凉、解毒、祛火的作用。
少吃“硬菜”,贵在坚持
现代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经常是忙得忘了吃饭,或者是即使很饿也无法抽空去吃饭。长此以往,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很大的刺激。因此,每天按时有规律地吃饭才是最佳的保胃措施。如果不能一天三顿正点进食的话,可以改为一天5~6次,少食多餐,可以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 。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时间长了会导致胃炎或胃溃疡。另外,入睡前两三个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睡眠。
胃部敏感的时候,如果吃了一些“硬菜”,比如大鱼大肉等,就会觉得很不舒服。因此,对于消化系统的保护,应该采取软兵政策。食物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过硬、过黏和油炸的食物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汤最好饭前喝,饭后喝也会使食物难以消化。馒头、面条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的功能。除此之外,在饮食制作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蒸、煮、烩、炖等烹饪方法,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身体的健康离不开经常性的运动,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抵御疾病的侵袭,让消化系统在冬季不会过于受到伤害。需要注意的是饭后不要立即运动,最好先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运动。同样,胃部保暖很重要,温度过低会使腹部受凉,导致胃肠不适。
以上都是一些基本的保养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大家要坚持,因为胃肠的调养和保护不是短期能完成的。同时,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还要保持愉快和稳定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