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办[2011]128号
关于印发《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廉政风险
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部门:
现将《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廉政风险
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按县统一部署,根据县纪律委员会及县卫生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现就我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排查廉政风险为基础,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全院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为医院,为霍邱发展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目标任务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增强风险意识。各科室、部门防范廉政风险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防范廉政风险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二是找准廉政风险点。对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缺失造成的廉政风险点要全面排查,切实做到找准查深。三是完善防控措施。逐步建立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四是有效预防腐败。预防腐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措施更加有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保护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从职务和职业两个方面来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杜绝在权力运行和职业服务中发生腐败,要结合医院医疗工作实际,抓好“三好一满意”的开展,将廉政防控工作最后落足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上,推进我院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三、实施范围
在医院所有部门、科室和岗位以及全体干部、党员、职工中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列出权力清单,规范服务流程
各科室、部门对照法律法规和机构“三定”方案,按照“权职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和“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科室、部门和岗位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底数,确定对管理和服务相对人行使的职权。
对依法确定的职权进行分项梳理,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办理主体和法律依据。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对每一项职权,明确办理主体、依据、程序、监督渠道以及办理事项所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绘制“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对职权在医院内部运行的各个环节、责任主体、办理时限等进行规范,绘制“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利用医院网站、公报、公开栏、媒体等载体,主动向社会公开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接受社会监督。在医院内部网络、内部公开栏上公开“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
(二)找准廉政风险,评定风险等级
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形式,全面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岗位职责方面,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风险;业务流程方面,重点查找由于运行程序不当或自由裁量权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风险;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
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对查找的廉政风险点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建立廉政风险点目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在找准查深廉政风险的基础上,依据廉政风险点的多少和权力重要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等内容,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评定廉政风险点。对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重点突出对高等级风险的防控。高等级风险由医院主要领导管理和负责,上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予以监督;中等级风险由分管领导管理和负责,院党总支予以监督;低等级风险由医院内设机构领导直接管理和负责,院党总支予以监督。
(三)落实防控措施,规范权力运行
围绕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和确定的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防控措施,有效化解廉政风险。属于岗位职责方面的,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和分权、示权、控权的权力制衡机制等方式,加强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对重要部门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应按规定实行定期轮岗交流。属于业务流程方面的,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制定业务流程图,确保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属于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方面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并抓好制度的落实。
廉政风险防控要着眼于建立权力分解和制衡机制,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药品材料和固定资产实施网上和政府采购,采购实行管采分离;重大、复杂、敏感的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评估制。
(四)构建长效机制,接受社会监督(2011年11月底前完成)
建立健全教育长效机制,通过开展权力观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法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政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建立风险监测机制,通过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监督检查、经济责任审计、干部考核、网络舆情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预警纠错机制,通过廉政风险监测机制,对已发现的廉政风险,及时向有关科室和部门或岗位个人发出预警信号,采取谈话函询、警示诫勉、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建立评估修正机制,通过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纳入各科室、部门绩效考核之中,纳入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程序,修正风险内容。
院防控管理领导组将对各科室、部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由于落实防控廉政风险要求不到位而发生腐败问题的部门和科室,要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要把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提高监督实效。
五、要求
1、成立组织。科学安排,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完成各项任务。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查找廉政风险点,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促进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2、分类指导。院总支成员按分工和联系部门、科室进行分类指导,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帮助清理权力,规范流程,查找风险,制定措施,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实行全过程监督指导,对各个环节进行总把关,、及时督促报送有关材料。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