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秋高气爽,不过由于温度走低等因素,感冒、发烧、哮喘等疾病都是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在换季时一定要注意养生之道,别被秋季常见病击倒。
1.保持心境平和
秋季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万物开始萧条,人们情感容易悲伤,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临床中发现,秋冬季节也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等症易高发的季节。因此要注意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可与亲朋好友到户外参加郊游,也可参与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以丰富生活的内容。
2.居室莫忘通风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口干咽燥、便秘等症,所以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室内可养些花草,勤洒水,以调节室内湿度。不过秋季也要注意室内通风,由于秋季气温下降,不少人家关门闭窗以保室内温度,这样做可能使室内污染严重,造成上呼吸道疾患以及头痛、头晕、鼻窦不适、畏光、流涕、恶心和胸闷等症状。因此天凉也要多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户外运动正当时
秋天是人们户外活动、锻炼和旅游的黄金季节。早晨做操、打拳、散步、跑步等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适当增强锻炼可以适应气温的变化,增强抗病能力。人们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
4.护肤高招是沐浴
秋季人的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肤会因缺水变得粗糙,弹性变小,严重者会产生皲裂。因此,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对护肤尤为重要。保持皮肤清洁的最佳办法是勤洗澡。需要注意的是秋季老年人洗澡不宜过勤,以免因皮肤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症。
5.增减衣物要适度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是告诉人们,当秋季来临时,不急于添加衣服可增强人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适当地冻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但入秋以后气温降低,适时增减衣物是必要的,只是不可骤增骤减,这样有利于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力。
6.秋天养阴防燥
秋天养阴防燥首先从小事做起:如果嘴唇干燥翘皮,应对着镜子小心将皮剪掉,适量擦一些唇膏。脚部皮肤易发生皲裂者,秋初就应注意保护足跟,每晚泡脚,定期削去增厚的角质层,再涂油性护肤膏。少喝甜型饮料,多饮开水,保持汗腺和二便通畅,可以降火清心,起到“血液淋浴”的作用。合理安排生活节奏,早睡早起,利于舒肺,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秋季是体能训练的好时节,应在含氧量充足的地方加强心肺功能锻炼,进行深呼吸、扩胸、跑步等,将对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