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教育

拍X光片、CT和磁共振(MRI)检查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发布时间:2015-11-18 11:11作者:李亮 保护视力色:       
    X光片、CT、核磁共振在临床上是医学影像检查的几种常用的方法,成像原理各不相同,有的患者以为越贵越好,要求做CT来替代普通X光片检查或者要求用磁共振代替CT检查,认为磁共振比CT清楚,CT比X光检清楚,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三种检查手段各有所长,对所检查的疾病各所侧重,下面谈谈这些检查的目的和适应症。
    1、X光检查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应用较早、最普遍,价格也相对便宜。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对于有移位骨折、有骨质改变的骨病、关节部位骨性病变、不透光异物存留、心肺器质性疾病、消化系统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X光检查费用低廉,射线投照量小,适合绝大多数患者的常规检查。除孕妇外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不用担心。
    2、 CT检查目前发展得很快,CT机扫描部分主要由X线管和不同数目的控测器组成,用来收集信息。X线束对所选择的层面进行扫描,其强度因和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吸收和衰减。它具有高分辨率、结构细节显示清楚等特点,但其缺点就是空间分辨率不高,不如X光片,且价格也较贵。但在显示横断面方面明显优于X光片,尤其是对密度高的组织显像清晰,对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精确度高。CT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对肿瘤的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X光片。而且,多排螺旋CT能进行三维成像,有助于立体显示组织和器官病变。 
    3、磁共振(MRI)检查发展的也很迅速,核磁共振成象来源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进行。因此某种特定的原子核,在给定的外加磁场中,只吸收某一特定频率射频场提供的能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核磁共振信号。它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在三维空间任意平面上成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被检部位的病变情况,但它与CT片一样,空间分辨率也不高(三者中最差),价格也贵,另外,在身上带有磁性或金属物质的病人无法做磁共振。磁共振与X光和CT检查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X线辐射,对机体的损害很小。其主要用于发现软组织疾病,在骨科主要用于发现椎间盘病变、脊髓病变、半月板病变、炎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等。通过不同的处理技术能早期发现骨质疏松骨折如椎体骨折、骨盆骨折;早期发现炎性疾病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结核、骨肿瘤等。MRA对血管方面的疾病灵敏度高;每个部位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非钛质金属患者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对骨组织的显像精确度不如CT。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情况(病人身体、疾病、经济等),考虑拍X光片、做CT或者磁共振。一般对不太明白病因的患者,最好先做X光平片,看看有没有异常;如果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者发现异常而又不太清楚,再考虑进一步检查。腰椎的疾患,一般就是普通的骨科问题,如脊柱外科,诊断脊柱骨折、脊柱滑脱、脊柱畸形、脊柱失稳等疾病首选X光片就会解决!如果不能满足临床检查需要,最好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采用合乎病情的检查手段。
    在诊断椎间盘病变尤其是颈椎病,以及脊髓形态、脊髓畸形、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等疾病检查时首选MRI。对于脊柱骨折、椎管病变、关节突关节病变诊断中,CT检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总之,三者是不可相互替代,不是越贵的检查越能发现问题,就诊时最好了解一些检查项目的知识,以便能尽早、准确的发现问题。(CT室  周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