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胡凯指导下,成功为一名76岁持续性房颤患者实施“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联合房颤射频消融术”。这是县域内首例“双术式”一站式微创治疗案例,标志着霍邱一院在复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房颤患者提供了“根治症状+源头防栓”的精准治疗方案。
患者杨某(化名)确诊持续性房颤多年,长期受心悸、气短等症状困扰,且因高龄、高血压病史被评估为卒中高危人群。传统单一治疗模式难以兼顾症状控制与血栓预防,经霍邱一院多学科团队与省级专家联合会诊,最终确定“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方案。手术通过股静脉微创穿刺,先以三维标测系统精准定位异常电信号并消融,随后植入左心耳封堵器阻断血栓形成路径。术后患者房颤症状消失,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术前左心耳造影
房颤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介入消除异常心律“点火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则从解剖结构上封闭90%以上血栓的起源部位,降低卒中风险达70%。两项技术联合应用,既能恢复心脏正常节律,又可替代传统抗凝药物长期治疗,尤其适合高出血风险患者。此次手术的成功,体现了霍邱一院在复杂心血管疾病综合治疗领域的快速进步。
封堵器到位后
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霍邱一院心血管内科通过“专家驻点+远程协作”模式,已常规开展冠脉介入、起搏器植入等核心技术。此次手术中,安徽省立医院专家全程指导三维电生理标测、消融路径规划及封堵器释放等关键环节,并将手术规范、围术期管理等经验同步传输至县域团队。目前该科可独立完成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等Ⅳ级手术,外转患者同比下降60%。
“房颤症状隐匿,不少患者直至突发脑梗才确诊。”霍邱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胡华如提醒,中老年人若出现心悸、胸闷、易疲劳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筛查。科室现已开设房颤专病门诊,配备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可为患者提供从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到介入治疗的全周期管理。
随着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的持续注入,霍邱一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体系日趋完善,年内还将开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无导线起搏器等新技术,让更多复杂心脏病患者在家门口获得高水准救治。(霍邱一院心内科健康热线:0564-603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