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细管就是我的'救命通道'!"刘女士轻抚着手臂上透明的PICC导管,笑得释然。五年前她确诊晚期癌症时,双臂因反复扎针布满青紫硬块,"每次输液就是一种煎熬"。而今在霍邱一院肿瘤内科,随着护士长佘金荣团队将细管精准送入血管,她实现了"一管用一年,治疗不扎针"的梦想。
这根比圆珠笔芯还细的导管,承载着肿瘤内科团队十年的坚守。从2015年建科首例PICC置管至今,科室已为近千名患者铺设这条"生命通路"。对于像刘女士这样血管脆弱的长期化疗患者,导管直达心脏附近大血管的设计,让刺激性的化疗药物不再灼伤外周血管;对于需往返医院的农村患者,依托互联网上门服务“护加家”实现"维护手册+上门服务"模式,佘金荣曾顶着暴雨驱车30公里为卧床老人更换敷贴,"不能让治疗断了线!"
技术背后是温度
精准更安心:超声引导下毫米级定位,置管全程无痛
自由有尊严:基本生活不受限制
守护无边界:十年零严重感染,维护网络覆盖全县13个乡镇
"我们守护的不只是导管,更是患者的生活希望。"佘金荣抚过科室墙面的患者笑脸墙说道。如今这项技术已延伸至放疗科、胸外科等科室,未来将通过5G远程指导系统覆盖更多乡村患者——让这条流淌着温暖的生命之河,继续滋润霍邱大地。
致需要长期输液的您
若您或家人正在经历:每周扎针超3次 手臂出现条索状硬结 化疗后静脉炎
PICC专科护理门诊:每周二上午,周三、周五、周日
温暖热线:0564-6032183(让治疗少一点疼痛,多一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