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 “幕后战场”,有这样一群 “消供人”:他们不直接面对患者,却以 “护器” 为责筑牢医疗安全防线;他们经手的是冰冷器械,却用规范与温情守护着万千患者的健康。这里,是安医大二附院霍邱医院(霍邱一院)消毒供应中心 —— 被称为医院感染控制的 “心脏”,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防线,每一项工作都与医疗质量、患者安全紧密相连,也是医院践行 “十个一” 系列活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生动体现。
一、规范筑基:让 “护器” 有章可循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复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与发放,规范操作是不可逾越的 “生命线”。“消供人” 始终严守操作规程:每套器械配备专属保护盒,精细器械、尖端锋利器械额外加装保护套,避免运输过程中因碰撞造成损坏;灭菌后的器械统一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间,按 “先进先出” 原则分类摆放整齐 ——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正是保障临床用械安全的基础,也是 “消供人” 对 “医疗安全” 的郑重承诺,更是践行 “十个一” 系列活动中规范服务的具体落实。
二、暖心赋能:为 “护器” 注入温度
除常规诊疗器械外,中心还负责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检查、包装及消毒灭菌,8 名护理人员均持有相关专业岗位证书。检查清洗时,若发现器械有细微磨损等 “小问题”,他们会细心标注并反馈给临床科室,提醒使用时多加注意;考虑到临床医生使用习惯不同,部分器械可能长期闲置,他们便将这类器械逐个塑封、清晰标注,既避免生锈损坏,又能在紧急使用时快速找到,为救治患者节省宝贵时间。这些藏在器械背后的 “暖心操作”,让医疗服务有了更细腻的温度,也是 “十个一” 系列活动中暖心服务的真实写照。
三、主动服务:让 “护器” 贴近需求
为进一步贴合临床需求,中心将服务从 “被动响应” 转为 “主动对接”:根据临床科室需求,定制引产包、骨穿包、腰穿包等特殊器械包;定期下临床开展一对一服务,根据不同科室的物品使用频率优化成本,解答器械相关问题;将不常用物品的包装从布类改为纸塑或无纺布材质,延长有效期以减少损耗。消毒供应中心更是实现了 “清洗 — 消毒 — 包装 — 灭菌 — 下收下送” 一体化服务,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更紧密,服务也更精准,这正是 “十个一” 系列活动中主动服务理念的有力践行。
四、医共体担当:让 “护器” 拓展边界
作为县域医疗的重要力量,中心还主动扛起帮扶责任。针对周边乡镇医院消毒条件有限的问题,自 2018 年起便为其提供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服务;为医共体成员单位提供学习资料和一对一指导,帮助提升器械处理能力。这份担当,让优质的 “护器” 经验下沉到基层,助力乡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的医疗服务,也是医院通过 “十个一” 系列活动延伸服务触角的具体行动。
日复一日,“消供人” 在消毒器的嗡鸣中重复着清洗、灭菌的流程;年复一年,他们在器械的流转中坚守着 “护器即护人” 的初心。正如他们常说的:“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未来,安医大二附院霍邱医院(霍邱一院)消毒供应中心将继续以规范为基、以温情为翼,在践行 “十个一” 系列活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 “护器” 服务,为患者健康筑牢每一道防线。